Loading...
粉丝提问:张震岳的唱功怎么样?很喜欢他的老歌
张震岳,这位凭借《爱我别走》、《思念是一种病》、《爱之初体验》、《再见》四首歌曲一举成为纵贯线最年轻成员的现象级歌手。他的音乐和其他人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以堪称完美的生命力著称,但又偏偏不属于主流流行。张震岳的唱功风格本质可以定性为:摇滚民谣,或者民谣摇滚风格。音乐制作则是偏向于流行。
张震岳的作品传播度在整个华语可能是除了罗大佑《童年》之外最高的歌手,甚至比周杰伦都高。因为每一个学习吉他的孩子,第一首歌就是《再见》,第二首歌就是《爱之初体验》,因为歌曲极为简单情绪却格外令人舒爽,同样也因为歌曲的演唱门槛几乎没有,甚至于音准不好的朋友,偶尔跑个调也能唱得不错。这种完美的亲民效果,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是张震岳的唱功魅力。
从唱功整体上讲,张震岳偏向于民谣思维,以反差的形象和自然的干净音色作为核心色彩。并没有过多的去干涉、学习、进步声乐系统的知识。这里的思维是一个音乐人、音乐制作人思维:通过注重作曲、作词、编曲、配器、音乐风格的方式来完成创作,而唱功只是一个完成的手段而已。
也就是说,其实张震岳也好。罗大佑也罢、李宗盛也行,这一批老一辈顶级作曲人、音乐人,都不会去去学习声乐。这样的好处是,他们会更注重音乐的本质色彩和情绪,创作流芳百世的大量优秀经典作品。坏处就是,纵贯线之中除了周华健之外,他们三个唱的真的“别具特色”。甚至有大量的破锣嗓和白嗓。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好的唱功歌手一大把,但纵贯线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且只有唯一的一个。
从音色上讲,张震岳是一个典型的反差音色。从商业逻辑上分析:粗狂大胡茬吊着电吉他的摇滚外表,一开口却是一个温暖、自然、磁性的少年音色。这种反差的特征,让音乐拥有了民谣的灵魂和摇滚的肉体。这个音色会让绝大部分听众心生美感,尤其是在《思念是一种病》和《小宇》之中。这种简单音色的美感堪称华语乐团仅有的最为清澈的音色。
从音域上讲,张震岳是一个较为完美的民谣音域逻辑。整体的调式会偏向于亲民的非声乐定位,一般而言都在是C3-G4之间。其中《再见》之所以会成为全国范围内吉他爱好者青睐的第一首歌,和《再见》的音区最高音是D5有直接关系。一个简单的旋律,毫无门槛而动听的音区,这对于贫瘠的乐器大地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张震岳选择的音区是民谣的暖心思维。
当然年轻时张震岳也有非常不错的音域表现,有A4的咬字和G4的长音乃至于F4的密集咬字,但是整体的CD质量提升空间较大,而且曲目传唱度较低。所以本质上张震岳就是一个天生适合亲民音域走摇滚民谣路线唱功思维的大佬。音乐制作才是他的专业性竞争力。
从腔体上讲,张震岳就偏向于自然感,他基本上没有干涉自己太多的技术性要求,而是以抒发自己的理解为主。主要是以低喉位的胸声质感为核心,情绪拉满,配合民谣的慢板和摇滚的慢摇塑造了一种老友相谈的情景。甚至于说有一定的白嗓和呢喃式歌声,主打一个低喉位的松弛自然。而在E4、F4的处理上存在一定的抬喉问题。整体腔体比罗大佑、李宗盛更好。
综上,张震岳的唱功思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具体如下:
1:并非所有歌手都适合走声乐路线,而是需要更具歌手所处的音乐风格来选择声乐思维。摇滚就走摇滚声乐的咽音和胸声、流行就走全面混声中的一个音色即可、民谣就走亲民流行、R&B风格就走极致的弱混。
2:唱功的好坏和作品的好坏并没有那么粘连,这中间有着万千的细节处理。声乐唱功也不是音乐的全部,实际上唱功在音乐之中是很少的一部分。
3:不会唱高音的歌手,依旧有非常好的音乐作品。
以下从音色、音域、腔体三个角度来具体的分析张震岳的唱功细节。
在音色领域上,张震岳的声乐逻辑其实非常值得其他歌手学习:中文语感。我们知道中文是一个咬字非常困难的语种,这对于混声这种舶来品而言尤其如此。但是张震岳以及李宗盛这一批歌手则是全部都走向了一种语感音色思维:不追求欧美体系之中的声线芯体和音头延音思维。而是运用中文咬字的困难完成一些非主流的创新。
张震岳的音色我们听起来之所以有一种:非常亲切、亲近、自然、淳朴的叙述感。原因是如下几点:
1:张震岳不仅不归韵,将中文咬字单音化,反而大量运用临近转音,将上下旋律的峰值思维,变化为曲线思维。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张震岳会在作曲上针对于中文咬字的音高归韵规律,去做大量的简单转音思维,用作曲曲谱的转音来提供一种中文语感的自然度。这里的核心要害是:中文的第三声天然自带转音。也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是一个天然自带的专业旋律。
那么张震岳他在《小宇》这首歌之中,完成了作曲和语感音色的高度统一,但凡第三声的咬字都有极高的转音概念。这种曲谱为咬字、歌声、音色服务的方向实际上非常少见,甚至于说这样的作曲才是真正的中文作曲。不会产生语感和文化思维的割裂。在《再见》、《爱之初体验》之中这种第三声中文转音作曲思维非常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我感觉亲切,乃至于大部分人都不会跑调的原因。
因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中文,就是天然自带专业的第三声作曲逻辑,我们的口语如果去记录实时的音高,就会发现中文口语的音高就是音乐的断奏转音逻辑。这一点和古代的诗歌是读出来的是一样的。
2:张震岳更注重低音思维。这个就是个人专业素养和音乐制作思维的统一逻辑,大部分声乐的受众都不会去认为低音好听,但实际上低音才是一切的根本。那么如何将低音作为主要的色彩主要的美感源头,这就要大量的专业处理,从和音、节奏、配器、作曲、作词上都要考虑。而张震岳的逻辑就是从低音出发的,因为也唱不好很高的音。
如此这种天然的非声乐逻辑,让张震岳对于音乐本身的色彩和情绪表达,就非常的真诚。他明明就是在那安静的唱,但是我们却感受到了极大的温暖,这就是纯粹的力量。
在音域上, 张震岳基本上和四大天王是一致的,但是他的音乐生命力比四大天王的作品要更具有音乐色彩和纯真的艺术美感。因为张震岳的定位就是情绪的共鸣,而不是商业出发点。在音域上以C3-F4,而且实际上真正的音域集中在G3-D4这六度之间。而这六度恰恰优势不论男女都非常好听的自然音区。
女生唱张震岳的歌,那就是浅吟低唱的哼小曲,天然就会有一种舒适感。而男生唱张震岳的歌,那就需要一定的起承转合和入门高音能力,非常适合学生的纯粹和干净。所以本质上,张震岳的音乐就像是一个永恒的校园,所有人都可以找寻到曾经的美感和不变的青春。这才是张震岳对于音域运用的完美思维。
球盟会APP综上,张震岳的唱功是非常不错的。不属于传统的声乐歌手,但是却具有非常高的中文理解:通过作曲来针对中文语感来保持中文咬字的自然美,这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在周杰伦的中文仄声单音化思维之中,越来越珍贵。期待张震岳更好的作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张震岳的新专辑《我是海雅谷慕》